跳到主要內容

歷年計畫 / 桃一區高級中等學校適性轉學實施計畫

桃一區高級中等學校適性轉學實施計畫

1091118日訂定通過

壹、依據

一、 中華民國104126臺教授國部字第1040004787B號令修正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

二、 教育部修訂頒布之高級中等學校適性學習社區教育資源均質化實施方案。

貳、目的

一、 為建置高級中等學校及五年制專科學校學生適性轉學平臺,落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揚才之核心理念。

二、 提供一年級學生適性轉學機制,以符合學生性向及興趣,協助學生適性發展。

參、組織與任務

一、 桃一區之地理範圍依均質化適性學習社區之規劃,包括:中大壢中、中壢高商、復旦高中、啟英高中、六和高中、中壢家商、內壢高中、平鎮高中及育達高中等。

二、 桃一區(以下簡稱本區)為辦理適性轉學事務,成立「桃一區高級中等學校適性轉學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負責辦理桃一區高級中等學校適性轉學各項工作規劃及執行事宜,委員會組織要點如附件一。

三、 各校得成立「校際學生適性轉學工作小組」,規劃辦理適性轉學事宜,將學校缺額等相關資料送請本會彙整,並載明於適性轉學招生簡章,經報主管機關後(提案討論)上網公告。

肆、實施原則

一、 各校應將學校辦學理念及特色、收費標準呈現於學校網頁首頁,並將網址明列於簡章中,供家長及學生查詢。

二、 辦理適性轉學,應以學生適性發展、學校資源共享、缺額資訊公開、服膺教育專業及全人發展目標為原則。

三、 對申請適性轉學之學生,應予適性輔導,不得強迫或阻止學生轉學。

四、 凡經錄取後,學生需於規定期限內辦理報到手續,已報到之學生不得申請轉回原學校或再申請轉學。

五、 錄取學生已修習及格之科目及學分,經審查符合課程要求,得列抵免修學分,其審查及學分抵免規定,由各校訂之。

六、 「大學繁星推薦」、「科技校院繁星計畫」規定推薦報名資格需全程就讀同一學校,凡參加適性轉學錄取學生不得參加前述之推薦甄選。

七、 以國中技藝技能優良學生甄審入學、實用技能學程、完全免試、適性輔導安置及進修部之學生,不得申請。

八、 學生因獎懲規定而須轉換環境者,不得申請。

九、 學生因生活適應(家庭遷徙)原由申請者,請依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第14條規定辦理。

伍、辦理方式

一、 申請時程:

學生申請適性轉學,應於規定時間內向學校提出申請。各校彙整報名資料後,應依本會所訂簡章規定時間內向本會提出申請。

二、 申請資格及條件:

凡就讀本區高級中等學校及五年制專科學校一年級學生(國中技藝技能優良學生甄審入學、實用技能學程、完全免試、適性輔導安置及進修部之學生除外)因學習適應(性向、興趣)問題者,得報名申請。

三、 申請原則:

每一學生僅可申請一所學校,並限報名一科,且以一次為限。原則如下:

(一)原就讀普通高中學校之學生可選擇申請綜合高中學校或技術型高中
學校專業科報名。

(二)原就讀綜合高中學校之學生可選擇申請普通高中學校或技術型高中
學校專業科報名。

(三)原就讀技術型高中學校專業科之學生可選擇申請普通高中學校、綜合高中學校或與原就讀不同技術型高中學校之不同專業科報名。

四、 申請手續:

學生申請適性轉學時,應填具經家長(監護人)同意簽名之申請書,並向原就讀學校檢附下列文件辦理:

(一)經導師及輔導教師簽名之適性輔導紀錄(含高中職適性輔導相關資料),其內容包括生活、學習及生涯等輔導。

(二)讀書計畫(A4格式繕打,內容至少包含轉學動機、補修學分規劃、在校學習規劃及未來規劃等)

(三)第一學期兩次期中評量成績

(四)獎懲紀錄表。

(五)其他(由本區適性轉學簡章訂定之)

原就讀學校應將申請書及相關文件彙整,並經原就讀學校「校際學生適性轉學工作小組」初審後,送至本會複審。

五、 審查與錄取作業方式:(須依以下各階段審查序通過審核)

(一)本會應參採學生適性輔導紀錄、學生第一學期兩次期中評量成績或當學年度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或其他適宜之指定文件等,做為超額比序方式。

(二)本會依本區適性轉學簡章所訂超額比序方式,分別進行書面審查,並實施面談。審查結果通過者,由本會公告錄取名單,並由原就讀學校將審查結果(包括不通過者)通知學生。

(三)報名學生前項審查序須達錄取標準(60)

(四)前項人數超過學校缺額者,則依簡章所訂超額比序方式進行比序,
若經超額比序至最後順次仍相同時,則參考報名學生在校成績,順序為國文
è英文è數學。

六、 學生報名作業費:

由本區適性轉學簡章訂定之。(低收入戶子女或其直系親屬支領失業給付者,報名作業費全部減免;中低收入戶子女,報名作業費減免50%)

陸、轉學缺額

各校之轉學缺額以各該主管機關核定之基準訂定之

柒、本計畫若有未盡事宜,悉依相關規定及本會決議辦理。

捌、本實施計畫經本會通過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關於均質化

教育資源共享 / 適性課程發展 / 特色教學創新 / 就近入學落實

在資訊日新月異的今天,每天都有不同的資訊科技與產品產生,智慧型手持裝置的運用,讓 APP 程式設計工作成為最近幾年最火紅的職缺。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教授的知識有可能沒過幾年就成為舊的,學生學習如何自己尋找知識, 運用知識就成為重要的教育課題。

心理學家 Erikson 的心理社會論(psychosocial theory)指出青少年期是人生發展過程中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的發展主題是「自我認同對角色混淆 (self identity)」。換言之,就心理需求而言,青少年正在探索自我概念以了解自我的潛能,學習與世界互動以澄清角色,試探生涯方向以確立人生方向。

因此我們認為就青少年發展階段的需求而言,不管世界怎麼變,科技變的如何發達,其心理發展任務應該不會隨著世代變遷而有所改變。而教育的任務 應該在提供的各式各樣的機會,創造許多的活動,讓孩子可以盡情的探索與發現,來達成他們這個年齡應該要達成的任務與能力。

我們認為 12 年國教以適性輔導為核心的精神,希望孩子都找到自己的天賦潛能與生涯方向,在適合的環境中發揮自己的熱情。所以本計畫提供「探索」為核心理想,設計「體驗」課程縱貫整個計畫,輔以人文與社會的「關懷」,來照顧社區裡國、高中學生的整個青少年期的心理歷程。

均質化

跳至網頁頂部